时间:2022/6/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稳步推进下,在复杂严峻的两岸形势下,大湾区可抓住台湾四个亟待更大发展的行业及内生需求,以此为切口,润物细无声地将台湾融入大湾区之中,吸引台有生力量融入,一举两得。

一、调研发现,大湾区若有成效,对台商及民众有极大吸引力。

如果大湾区5—10年有所成效,将对台商、台湾民众产生极大吸引力。由于大湾区内深圳已成为国际创新研发基地,未来将进一步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对台湾人才和产业产生磁吸作用,台顶尖人才与高新科技产业会热衷前往大湾区就业创业设厂。而大湾区从金融、物流、港口货运等行业提档升级,也缺乏足够的科技人才,大湾区各城市已开始从科技人才储备丰富的台湾将人才吸引。

2、整合效应带来成本降低,台企上下游产业也可能从岛内向大湾区转移。

3、已在该区投资的台商忧虑大湾区升级发展带来生存环境改变。当年,台商选择大湾区各城市设厂看重低成本。东莞,台商数量一度高达多家,深圳、广州、中山、佛山等也是台商投资热门。台商多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以电子零组件、计算机周边、电力设备等制造为主。但随大湾区产业升级,土地、社保、工资、环保等成本攀升。传统制造业台商或选择撤离。

另外,大湾区与闽台合作应考虑错位发展。年4月成立“福建自贸试验区”就以对台开放、全面合作为方向,先行先试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闽台在地缘、血缘或语言、文化上更近,易于被视为两岸发展的主轴。两个区域对台定位当有所分工。

二、建议抓住台湾四个亟待更大发展的行业,润物细无声地把台湾纳入大湾区格局。

1、台金融科技必须找到出路。全球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台湾已具备一定基础,独缺宽阔的舞台。大湾区尤其是深圳,在金融科技企业数量、金融科技渗透程度,都居引领位置。建议深圳市尤其是南山区,可主动招揽台湾相关人才企业,并为其了解金融科技各项优惠政策、乃至衣食住行情况提供便利。

2、台绿色金融领域需要找出路。建议推动台港穗三地建立“绿色债券通”机制。香港将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广州也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为另一绿色金融中心。台湾绿色债券市场自年首批绿色债券推出后,绿色认证第三方机构仍显不足。建议考虑推动台湾绿色债券市场与香港、广州合作,建立“台港穗绿色债券通”,助推台湾与大湾区在金融领域的融合。

3、打通保险市场将为台提供行业出路。台湾保险业正面临利差及汇率折损的困境,庞大资金苦无去处,加上有众多台湾民众在大湾区生活、就业,需求庞大,如果台湾也和港澳保险业界一样被纳入大湾区的跨境保险合作,将开启台湾融入大湾区的另一通路。

4、台湾学界尤其是产学研转化需要出路。台湾大学教授普遍薪酬低,正教授每月约11万新台币(约2.5万元人民币),只相当于香港教授每月薪酬的1/4至1/5。而增加收入,进行产学研转化,却苦于台湾当局禁止公立大学成果转让中国大陆。但港澳地区却无此禁令。建议港澳中联办经济部鼓励在港澳的中资机构,以港澳企业身份接触、吸引台湾产学研进入港澳,再寻机进入大湾区城市。

当前,大湾区对外主要强调“粤港澳大湾区”,易于让外界认为只是大湾区11个城市的内部协作发展。建议中央注意阐释“泛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只有充分的人才、要素吸引,才有利于形成大湾区更广泛的认同感、融入度和聚合力。

▎最新热文

用镜头记录新时代——华声文化成功举办摄影培训讲座

新时代青年要多学习、多了解历史,增强“历史感”——华声文化成功举办...

世界读书日阅读好时光——今日华人出版社拆解杨澜新作《提问》...

同心筑梦情暖寒冬——今日华人出版社江西助学之行圆满成功

立德树人二十载漫天繁星谱华章——小金星国际教育集团20周年庆典...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解锁更多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5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