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接着分享我的台湾自由行的台中游记,今天要聊的是鹿港小镇的“吃”。台中新火车站台中市是台湾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建于清朝,公元年(清光绪十二年)曾一度为台湾首府。人口.4万人(年),为台湾本岛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现今台中新站体为第三代车站,于年10月16日启用,其房屋顶构造外型貌似蝴蝶展翅,顶楼高37公尺,约12层楼高,由于是高架车站,是台湾铁路系统的车站中最高的铁路车站。原有的第二代车站则被划定为二级古迹,于年10月15日废止。我住在了台中站附近,看中了这里的交通便捷。话说,本日要去鹿港小镇,查了地图,又问了行人,一路找到这里的车站。悲催的是,我找错了车站,这里是彰化客运,从台中到鹿港,中间经停几十站,时间多出一倍。正确的线路是隔壁的中鹿客运,是直达车。好在路况好,乘客不多,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到鹿港了。在鹿港的前一站就下车了,自己多走走印象更深一些。“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邓丽君的名曲中的“小城”就是鹿港小镇,同名电影“小城故事”也在这里拍摄。“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早期台湾汉文化鼎盛发展的标杆,分别指的是台南、鹿港和台北万华,其中鹿港是当时文化与商业的港埠重镇。接着前文说吧,逛了鹿港龙山寺,去了摸乳巷,看着地图前往人气最旺的鹿港老街。此时已是上午的11点,看到街角处的一家面线糊排挡人不少,决定去尝一尝。小小的店铺,屋里仅有几张桌子,空间十分局促,室外也摆了几张桌子,这时候早已是食客盈门了。店里只卖面线糊,25元台币一碗,这倒是省去了点菜取舍的烦恼。店里一角的大锅,就是现煮的面线糊,店家用盆装起来,不断送到前台付货。前台的美女正在卖面线糊。大家安静地排队,很快就轮到我,2碗,话音未落,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就摆在我的面前,这效率也太高了。这家王罔面线糊已有70年历史,店内挂满艺人、节目合照。大锅面线糊现煮现卖,却是遵照传统古法,采用纯手工制作的面线制作,汤汁十分浓稠,猪骨汤头加上葱仔酥与虾米的香气,猪肉虽然较小块,但裹粉的囗感十分弹牙。再加上一点葱花或香菜,一点辣椒,点上几滴乌醋,完美。这里使用的手工白面线,因为是纯手工制作的,仔细会发粗细有点不同,这也是它迷人之处,火候恰到好处,软而不烂。店面的墙壁上,有着王罔面线糊的新闻报道。面线糊可以说是台湾小吃的代表,但是在鹿港卖的面线糊,却是不加蚵仔、大肠,而是加了裹了地瓜粉的猪肉做成的肉焿、油葱酥、金钩虾、鸡蛋等丰富配料,并以纯豆酿酱油调味的面线糊,口味略重。这家位在民族路、公园路交叉口的王罔面线糊就是创始老店,第一代的老板王朝阳是宜兰人,流浪到鹿港就做起了小生意,现在已经传到第三代,老店也迁迁到对街了,不过还是那个老味道。吃完面线糊接着往前走,就到了已有55年历史的鹿港肉焿泉,这里的鱿鱼肉焿汤是一绝。一定要来上一碗35元台币的鱿鱼肉焿汤,焿汤里除了猪后腿肉切块、调味,裹点鱼浆做成肉焿外,还有自家发泡得极好的阿根廷鱿鱼,最特别的独家的“肉酥”,酥香够味,泡在加了笋丝、木耳丝等配料煮成的焿汤里,不但不会变软,反而吸收了汤里的肉味,吃起来外软内酥,口感令人拍案叫绝。对面的这家手工面线糊人也不少。鹿港的美食小吃与茶点,也是远近闻名,其中,有海鲜美食、风味绝佳的乡土小吃如鱿鱼羹、肉圆、面线糊、肉包、虾丸、扁食、蚵仔煎、生炒五味、面茶、杏仁茶等,还有著名的传统茶点如凤眼糕、绿豆糕、牛舌饼、猪油粩等。鹿港第一市场鹿港小镇的小吃美食主要集中在第一市场、民族路和公园一路,这一路吃下来,也是很大的“负担”。吃饱喝足,该去散散步消消食了,著名的鹿港老街就在不远处,下文继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77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