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9204186.html 《弟子规》 第14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17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十页,我们从倒数第一行开始看起。 我们跟长辈同处,当长辈站着,做为晚辈一定要陪着站着,而不能自己坐在旁边自行就坐,这是不合适的;等到长辈坐定了之后,吩咐我们坐下,这样才可以坐。所以处事待人接物、应对进退,这是属于进退之礼。 侍长有侍立与侍坐,我们都要具足恭敬的心。长者站立的时候,年幼的晚辈不能先长者而坐,这是恭敬心的体现。一定要长者先坐,吩咐我们坐下来才坐;如果没有吩咐,我们也可以侍立在旁边。 在古代有很多为人子女者,对于礼,都是真正在生活当中去落实。在魏国,司马朗,他的字是伯达。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父亲如果不命之进他不敢进,不命之坐他不敢坐,就在生活当中,他的进退应对种种的礼都遵从父亲的指示,他才敢去做,“不问不敢言”。连父子之间,这是很亲密的关系,而他能够守礼守得这样的严格,这也是家庭教育确实是做得非常的好。 在《三字经》当中,日后会学到一句课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严格的。“家法整肃”,他们的家规,家里的规矩是非常严格。平常有客人来,窦燕山的几个儿子都是站立在旁边,不敢有所怠慢。 说到窦燕山,他们这个家庭也是模范的家庭。窦燕山他的本名叫窦禹钧,是五代时候的人,他住在蓟州这个地方,现在的天津市蓟县这一带。在过去他所住的蓟州渔阳,在古时候是属于燕国的国土,它是地处在燕山一带,所以后人称他为窦燕山,是用地名来称呼。在中国古时候,一般孩子出生之后他有名,等到行冠礼,他的同学、朋友一起给他起字,一生都是称字而不称名。那更尊贵的称呼就是称号,别人送给他别号,称号。而比称号还尊贵的就是称地名了,以这个地方的地名来称呼他,表示这个地区出现了非常有德行的人,这是一种恭敬的敬称。窦燕山这个燕山也是地名。 窦燕山他有五个儿子,在他的培养之下,五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成为国家的栋梁。他的家规、家法是非常严整的,非常严格。这一句经文,“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在他们家里面就完全落实了。当父亲在接待客人,五个儿子都是侍立在一旁,站在一旁,恭恭敬敬的随时听候父亲跟长辈的吩咐。而且他的五个儿子官位都做得很高,长子窦仪是翰林学士,担任礼部尚书;次子窦俨是翰林学士,担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任左补阙;四子任左谏议大夫,官做到参知政事;五子窦僖,任起居郎。窦家五个儿子被称为“窦氏五龙”。虽然官做得这么大,但是在父亲、在客人的面前,五个孩子一点都不敢怠慢,父亲接待客人,他们就站在旁边,非常恭敬有礼的侍立在一旁,这样便于父亲、客人需要他们服侍的时候,动作就可以很敏捷。 而窦燕山家庭会这么美满,人们可能想像不到,他年轻的时候并不明白这些道理。虽然那个时候家庭很富裕,但是因为他不懂得要积德累功、广行善事,去救度一些苦难的人,不懂得行善积德,所以到了他三十岁还没有生儿子。因为古人结婚比较早,三十岁还没有孩子,家人也就很着急。有一天晚上窦燕山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他的祖父和父亲聚在一起教训他说,“禹钧,你要赶紧回头向善,因为你今生的命并不好,不但没有儿子,而且你的寿命还很短。所以你一定要认真努力的多做善事,也许就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窦燕山梦醒了之后,他觉得祖父和父亲在梦中跟他叮咛的事情非常的重要,他就记在心上,从那天开始他就非常认真的去断恶修善、行善积德。 后来他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譬如在亲戚朋友当中,有的人在办丧事,没有钱买棺材,他就出钱帮他办好丧事;有的人家里很贫穷,子女没有办法完婚,他也出钱来帮助这些穷人他们家的孩子完婚;有的人非常贫穷,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有问题,他就把钱借给他们,让这些穷人有机会可以出去做生意,各个地方的穷人,因为他的帮助而能够继续维持生活的是数不胜数。 我们曾经遇过一位在东北的企业家,他也是这样,以前非常富有,不是日进斗金,那是一天躺在床上就能赚一百万人民币,钱多得都不知道怎么花出去。最后他生了重病,在这个期间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于是他就开始痛定思痛,反省自己过去的种种吃喝享受的行为,确实是做错了,他就非常积极努力的断恶修善,最后不但身体康复了,本来他得的绝症,后来身体奇迹般的就康复了。同时他做了好多好事,救了很多穷苦的人,或者是遭遇到困难的人。有一次,他的商场原来的地址所在地,搬到新的地址之后,他原来旧的房子突然着火了,很多的商家货物都被烧光了,很多的小家庭就陷入了困境。这位企业家就非常慷慨,把这些小商贩都接到他新的商场来,并且免他们一年的租金,让他们可以重新再从小本生意慢慢做起来。所以也是断恶修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窦燕山就是这样子,为了要救济苦难的众生,他自己的生活后来变得非常的俭朴,一点都不敢浪费。衡量他一年的收入,除了家里必须要用到的生活费之外,他都拿来救济苦难的众生。不但是如此,他还很重视教育,建了四十间的书院,办学来培养年轻人,而且还藏了很多圣贤的典籍,几千卷之多,他就聘请品学兼优的老师来教育年轻人。当他遇到有一些年轻人有志于求学,但是却付不起学费,无论这个年轻人跟他有没有什么关系,他只要来书院读书,他就帮这些年轻人缴纳学费跟他的生活费用。就这样他建立的书院,书院就是中国古时候的学校,前后造就了很多的人才。 特别是他办学,像师父上人最近的这几年当中,非常积极努力的在呼吁各个国家要办一条龙的学校,效仿弘明实验学校的模式,用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的方式来培养人才,真正从《圣学根之根》这样的课程开始落实、开始学习。所以办学真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真正培养人才,这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最为真实的贡献。无论是任何问题,都是要靠教育才能够根本性的来解决。 窦燕山他积德行善,他就抓住了这两个重点,一个是救济这些苦难的、急难、有困难的、贫困的人;另外一方面,他就积极努力的兴办教育,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培养人才。所以德确实积得很厚,本来他命中是无子,而且寿命又很短,可是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一天,窦燕山又做了一个梦,他梦到祖父和父亲又来跟他说:“这么多年来,你做了好多的好事,上天因为你的阴德很大,给你延寿三十六年,并且赐给你五个贵子,五个贵子将来都很显达,荣宗耀祖。你寿命终了之后,也能够升天做真人。”说完之后又特别嘱咐他说:“因果报应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所谓作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必定感得恶报,有的是报在现世,有的是报在来世,甚至会影响到子孙。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真实不虚的。” 于是窦燕山经历了断恶修善的历程之后,他在梦中听到祖父跟父亲对他的嘱咐,就更加努力的去积德行善,想不到后来真的生了五个儿子,本来命中是无子的。他以身作则,治家非常的严格。他在家规当中还说:“家庭之礼,俨如君臣。”窦燕山他在家里居家,家里的规矩都非常严格,父亲接待客人,五个儿子当时都已经做了大官,都要侍立在一旁。这种做法完全是符合《弟子规》当中说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么的恭敬。 窦燕山又说:“内外之礼,俨如宫禁。”即使是在家里,点点滴滴都不失礼,他用礼来教育他的孩子。而“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主外,女主内,在古时候男女有别,先生和太太他的责任、职责的分工是非常清楚的。“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家里的男众主要是耕读传家,一边从事于农业的生产,一方面读圣贤书;而女众则在家纺纱织布。“和睦雍熙,孝顺满门”,这是窦氏的家规当中所说的。 这种严格的家教确实培养出了孩子优秀的品格,以及他的才干,也是在这种家庭的教育当中磨炼出来的。后来窦燕山的五个儿子全都考中了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父母期望儿女能够金榜题名,常常谈到“五子登科”,这个典故也是来自于窦燕山的家庭。后来窦燕山他的官做到谏议大夫,享年八十二岁,寿命就延长了很多。走之前沐浴更衣,向亲友告别,谈笑而卒。这一生,到最后是五福临门,福寿兼全。 这个家庭当中,父亲跟五个儿子都考取功名,得到了很尊贵的地位,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不偏废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所以五个孩子跟父亲在一起,是非常严格的守着家规、家教。古人的这种家庭教育确实是非常的好,所以说圣贤是教出来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 我们接着看下面的这一句课文: 我们和尊长在交谈的时候,声音一定要柔和、要适中。就是声音不能够太大,可是也不能太小,太大了就表示我们的态度有一点傲慢,不够恭敬;可是如果太小的话,尊长可能会听不清楚我们说的话,这样也是不恰当的。往往有的尊长年事已高,他的耳朵也不是听力特别好,有时候我们晚辈讲话他可能听不太清楚。如果我们的声音低到长辈无法听清楚我们讲的话,这样也是不恰当的。总之我们是时时处处都要为人着想,都要为长辈考虑,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到长辈的感受。 我们在尊长面前,声音会放低,这是因为尊长之间,彼此之间正在讲话的时候,我们的声音也不能太高,不能够高过尊长他们的声音。所以声音的高跟低,也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中道,讲求中庸。“尊长前,声要低”,虽然是要低,但是也不能够低到太过了,也是要保持中庸之道。而跟长辈讲话,也要让长辈清楚的知道我们在讲什么,包括我们的眼神、动作也都要注意。在跟长辈报告事情的时候,我们眼睛也要看着长辈,这个是恭敬心的体现。 音声之礼,不管是在家出家,不管是我们在什么环境当中,声音不能够过高,不只是在尊长面前,我们在很多的场合里面,讲话的音量也都要有所注意,不能够旁若无人。有时候年轻人底气很足,讲到后来满屋子就是他的声音最大,还感觉不出来,这就是我们总是旁若无人,做事情的时候只是考虑自己,而不能够去感知周围人的感受,这样也不好。所以经常会很大声的讲话、很大声的諠哗,这也是没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这一点我们在外出,特别是出国到了一些公共场合,在这个方面我们就要更加的注意。为什么?因为到了很多名胜古迹、旅游的景点,有的人都会讲,什么地方声音最大,就知道肯定是中国人,是中国的旅游团。那我们给人家造成这样的感受,就不是特别好。特别是我们去国外,会去参观一些博物馆之类的旅游点,我们去博物馆是要欣赏艺术的,做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他是去学习一些古典艺术,去增强这方面的熏陶,是改变一个人的文化气质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我们往往就是旁若无人,走到这些场合,人家正在欣赏一幅譬如达芬奇的圣母像。我们去巴黎的卢浮宫会看到很多宗教画,这些画作都画得特别精美,有一些名画,譬如像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有一些名画都是很古老的、很久远的。我们就会看到有一些旅行团,他们要去讲解这幅画的历史渊源,它的宗教背景,大家都是要去增长见识、增长见闻。我们如果在这个时候,很大声的在那里諠哗,大呼小叫的、旁若无人的,就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人他们在观赏画作宁静的氛围。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家里要做错了,这是冒犯了长辈;可是出了国门,我们要是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好的公德心,这个时候丢的都是我们国家的脸了。像我们做为中国人,要体现出我们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具有一种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代表自己的国家,千万不能够随便,也不要把坏习惯丢脸丢到国际的场合上面去,这样就很不好。 所以礼都是从小在家培养的,习惯也是在父母老师的督导之下不断去养成的。如果我们小时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注重礼的话,当一个孩子他已经长大了,各方面的性格都定型了,你再要导正他,这样就非常困难了。因此在尊长面前,我们就要养成声音一定要适中的习惯,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说话的声音都刚刚好。尤其不要在尊长的面前私底下讲悄悄话,譬如我跟谁特别要好,我就在旁边窃窃私语的,长辈也听不清楚我们在说什么,这样也是没有礼貌的。 总之我们在尊长面前要有恭敬心,就像众星拱月一样围绕在尊长的面前,不要在尊长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或者在尊长面前特别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既然在长辈面前,我们就有做为学生、做为弟子应该有的态度,这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习惯、喜好要放下,尽好自己的本分。所以这些都不是小事,一个人他的礼貌、他的恭敬、他的谨慎,都是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养成的。 再来看一个古时候的案例。在明朝,“颜从仕母游氏”,这是家庭的母亲,这个母亲是怎么督导孩子的。她是怀宁人,怀宁是在现在的安徽安庆这个地方。确实,安徽自古以来是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而游氏,她品德非常的好,非常端庄,而且非常恭敬。在居家生活当中又能够勤俭持家,并且督导她的孩子读书求学,从早到晚都没有懈怠。 家里的女性、女众,她们早晨起来,一定要到长辈面前来问候,看看长辈昨晚有没有睡得好,今天早上起来精神怎么样。家里的媳妇、女儿都要一大早就起来跟长辈问安,如果有的人起不来床,或者是这方面的礼有点缺失,游夫人她一定会用礼来教导她们。家里的孩子遇到游夫人在跟他询问事情,家里的孩子都非常恭敬,恭恭敬敬的,正襟称名以对,一点都不敢怠慢。穿得整整齐齐,坐得端端正正的,很恭敬的来回答她,言谈举止都很符合礼的要求。 在这个家庭当中,有几百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平常生活也听不到很嘈杂的声音,整个家里非常恭敬、非常严整,很整齐,平常也听不到家里有吵吵闹闹的动静、声音。邻里乡党看到这个家庭的家教做得这么的好,也都纷纷来效仿学习。后来游氏(游夫人),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过世。 在这个家庭里面,所有的儿媳妇每天都非常恭敬的跟长辈问候,而且孩子们回答长辈问题也都非常恭敬。几百个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平常都听不到一些嘈杂的声音,特别的安静。这是游氏游夫人她在家庭教育当中对于言语应对的教育、礼,是非常严格的。而游夫人她之所以有办法把家治得这么好,把儿孙都教育得这么好,也是因为她本人以身作则来督导。中国古代这些大家庭,都是上行下效,在上位的长辈们都以身作则,把孩子都教导得非常的恭敬、非常的有礼貌。 下一句是: 这句课文谈到,当我们有事情要来向尊长请教、请示等等,要快步向前,“进必趋”;离去的时候,要稍微慢一点,“退必迟”,这样才合乎礼节。“问起对”,这是说当长辈在问话,我们要专心的聆听,眼睛也不能够东张西望的或者是左顾右盼的。这是“问起对,视勿移”。 这个是进退的礼。“进必趋”不敢缓,我们遇到长辈,快步的向前,不能够让长辈等我们太久。譬如尊长对我们有一些指示或者要求,我们要快步向前马上去回应。而“退必迟”,长辈谈完话了,我们要离开了,慢慢的退出去,不要着急,因为有可能长辈讲完了话,他想一想,还有什么话没交代清楚,还需要再跟我们指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退出去就不要退得太急,稍微慢一点,再观望一下,长辈是不是还有话没有交代完,慢慢的我们再退出去。这是进退。 应对,尊长有事情在问我们的时候,问起对,我们要起身而对,一定要专注的来聆听。而且视必正,不能够游移不定,我们的眼睛要端正,不要左看看、右看看,让人家觉得我们的注意力没有很集中,这种动作就是我们内心有点心不在焉,不能专注的体现。所以视要正,不能够游移不定。 在《仪礼.士相见礼》当中说,凡是与卿大夫说话,“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见面的过程当中,始视面,是所谓视毋移,我们的眼睛都要端正,都要看着对方;中视抱,抱是怀抱的意思;卒视面,在见面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整个仪容、我们的眼神、我们的动作都要符合礼,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这种做法、这种态度就会让人感觉到这个人一点都不恭敬,非常的懈怠、放逸。“众皆若是”,诸卿大夫都在此地也是如此。“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我们在尊长面前,这种眼神、动作、举止言动,都有一定的规矩,我们诚于中而形于外,形于外的是礼,而礼都是体现出我们恭敬、诚敬之心的这样的态度。 此前我们也有跟大家常常分享周公跟他的儿子伯禽的故事。周公教子非常的高明,深具智慧的,也很擅于去启发,启发他的儿子能够在父亲的教导当中,让他自己能够想办法去体会跟领悟父亲对他的要求。这一点周公的教子都是很有深度,也很有深意的。伯禽他曾经随着康叔三次来见自己的父亲周公,但是见了三次就被父亲打了三次,挨打,这是古人教训孩子,会用鞭杖或者竹板来教训。 这时候伯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每次见到父亲都会挨打?于是他就去向一位贤德的商子请教。商子也是非常懂得教育的贤人,他并没有直接告诉他原因,而是跟伯禽说:“你到南山之阳去看看乔木,到北山之阴去看看梓木。”伯禽他也很听话,于是他就去南山之阳看了一下乔木,就发现乔木是非常高大,很有威严的,它是仰着的一种姿态。他又到了北山之阴去看梓木,就发现梓木它的形态,是一种非常谦虚、卑下的样子,它是俯着的,代表谦卑的德行。于是他就回来向商子报告说,他所看到的乔木跟梓木的不同。于是商子就教导他说,乔木很高大、很威严,它所代表的是父道;而梓木是俯着的,很谦卑的样子,它代表的是子道,也就是做为儿子应该有的态度。 第二天伯禽再次来见他的父亲,进到门了之后,他就“入门而趋”,一进到父亲的大门内之后,他就快步向前。趋就是我们说“进必趋”,快步向前。伯禽马上就改变了他见父亲的态度跟做法。“登堂而跪”,一登到堂上就跪在父亲的面前。这个时候周公就看到儿子已经领略到父子之间的应该所具有的礼和态度,于是他就非常赞美,称赞自己的儿子有得到贤德君子的教诲。 父道是高而仰的,父亲是非常尊严的,父母师长,我们做为子女,在父母师长的面前,是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父亲非常的高大、非常有威严;而子道是很谦卑、很低下,有一种恭敬、谦卑的品德。伯禽之前他并没有很深刻的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他没有把自己做为儿子应该有的态度,恭敬、谦卑的态度表现出来。三次见到父亲周公,就挨了三次打,后来他就去请教贤德的商子,才了解到这个道理。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经文本身所教导我们的,也是代表着儿子、子女或者是学生,在侍奉父母、老师的时候应该有特别谦卑、恭敬的态度,体现在他动作当中,无论是他的眼神也好、动作也好,完全都是处在相当谦卑、恭敬的状态当中。这是古人的家教就是如此。 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从二十一页第二行开始看起:“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在我们有事情要找尊长,就要快步的向前;而当我们要离开,则是要稍微慢一点,这样才合乎礼节;当长辈在问话,我们应当要专注的聆听,眼睛不能够左顾右盼或者是东张西望的。这是我们在和尊长应对的时候,应对进退的过程当中,应该要注意到的礼节。 在侍奉长辈、侍奉老人的时候,要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