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7/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名字的由来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台湾省的名称在历朝历代屡有变更。汉朝和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与唐朝时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称“琉求”或“瑠求”;明朝洪武年间称“小琉球”。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山”(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而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神宗实录》中称台湾为“东番”。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台湾由于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又称“宝岛”。

台湾地图概览

台湾省和福建省一水相隔,最近处仅千米

历史变革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年,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今台湾),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此后由唐到宋的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北宋时,至少在宣和二年(年),福建泉州的行政区划包括澎湖及其附属的台湾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元代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年至年(元后至元年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晋江县(今属泉州)。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年至年(明成祖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民间传说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游击”,“春秋汛守”;同时在基隆、淡水二港驻屯军队。宋朝至明朝时,台湾(含澎湖列岛、钓鱼岛)由福建泉州管辖,元朝、明朝政府在澎湖设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明末,荷兰和西班牙侵占台湾。明末清初,早有林凤、袁进、李忠、李旦、颜思齐、郑芝龙等汉人集团经营开发台湾。明朝福建水师军官赵若思(秉鉴)于万历四十五年(年)曾经在台南赤崁修建城堡,实施管理,中国政府的管辖权已正式及于台湾本岛。明代《福建海防图》画出了台湾西海岸从北到南的22处重要地名16世纪,随着1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末年国势衰败的多事之秋,东北局势紧张,内部统治岌岌可危。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荷兰殖民者年在澎湖所建的风柜尾荷兰城堡的城垣残迹

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省台南市

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年(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病逝后郑氏祖孙三代治理台湾,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在台湾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开发和发展时期,史称“明郑时代”。

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的大型福建漆画《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郑时期建造的台南市孔子庙,图为台南孔庙的大成殿

年(清康熙二十二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设置台厦道,台湾与厦门共署,道署设于厦门,设一府三县,置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府治设在今台南,下辖台湾县(约今台南)、凤山县(约今高雄、屏东县)、诸罗县(约今嘉义县以北,不含今宜兰县、花莲县、台东县),隶属于福建省,成为福建省的第9个府。台湾府的设立,令福建省从宋朝福建路下辖八个同级行政机构而得名的“八闽”变为九府建制,福建因而有“九闽”的别称长达年。年清朝设台湾省,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淡水河畔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19世纪60年代,台湾的部分地区相继开港。年(清同治十三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约》,《北京专约》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年,清政府扩增台湾行政区划为二府八县四厅。年至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马关条约》的签订,令举国震惊、悲愤。台湾同胞反对割台的斗争汹涌澎湃,大陆同胞反和约反割地斗争声势浩大。台湾遭受日本侵占50年。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年,在武汉的台湾省旅汉同乡会组织欢迎队伍庆祝抗战胜利

记录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的相关史料

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

进入50年代中期,经济建设已成为国家主要任务,台湾岛内政局趋于稳定,同时美国军事介入台湾,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插手中国内战。

年8月23日,解放军3万多发炮弹齐发,开始炮击金门;同年10月6日,毛泽东作出了“暂不收复金、马”决策,前线部队停止炮击金门3天,10月初减少攻势。

年元旦,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提出了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实现两岸同胞自由往来、通航通邮通商和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等重要主张。

年1月10日,提出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

年5月22日,美国宣布允许李登辉到美进行“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打破将近17年不准台湾 层领导“访美”的“禁令”。对此,年7月至11月、年3月8日至25日期间,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连续两次开展大规模导弹发射演习。

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为反对和遏制“ ”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法律保障。

“倚美谋独”死路一条!“以台制华”注定失败!

面对国家统一的民族大义,中国人有不信邪、不怕鬼的骨气,有吓不倒、压不垮的志气,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更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5500.html
------分隔线----------------------------